《开箱检查》课程标准

《开箱检查》
课程标准
甘肃警察职业学院
一、课程概述
(一)课程基本情况
《开箱检查》是民航空中安全保卫专业的必修课之一,主要针对民航飞行安全而设置,属于安检范畴。鉴于安检作为乘坐民航飞行器所进行的第一道环节,又是唯一一道对于飞行安全负责的环节,作用和地位毋庸置疑。本课程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训练学生在各种复杂情况下如何合理合法合规的进行可疑物品检查和处置的能力。课程基本信息如下:
适用专业 | 课程 代码 | 学分 | 开课学期 | 学时数 | 相关课程 | |||
空保专业 | 4 | 理论 学时 | 实训 学时 | 总学时 | 前期 课程 | 同步 课程 | ||
10 | 10 | 20 | X光射线图像识别 | 证件检查 |
(二)制定依据
根据《乘坐民用飞行器安全条例》制定本课程所有内容。
(三)课程性质与定位
《开箱检查》课程是一门基础理论实践课程,主要让学生了解机场安全检查的法律法规,各种违禁品的种类及法律依据。通过实训,锻炼学生在未来工作中快速高效完成开箱检查的流程及处置突发状况的能力。本课程是专业基础课程,对学生培养目标的实现起到重要作用。
(四)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本课程是与《X射线机图像识别》和《证件检查》互为呼应的课程。前后相互制约相互联系。旅客行李经过X射线机出现异常,才需要进行开箱检查,之后进一步核实身份,需要进行证件检查。
二、课程目标
(一)知识目标:熟悉各种民航安全法律法规及各种违禁品的种类;掌握一般心理学知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学习沟通技巧和礼仪。
(二)能力目标: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培养模式,使学生能够安全顺利的完成对旅客行李的开箱检查,掌握必要的沟通、自我保护、违禁品识别等能力。
(三)素质目标:综合知识与能力,以安全为前提,完成开箱检查完整流程。
三、课程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
章 节 | 内 容 | 学时数 | 理论 教学 | 课内 实训 | 课外 作业 | 集中 实训 | 备注 |
第一章 | 民航安全概述 | 2 | 2 | ||||
第二章 | 安检流程 | 2 | 2 | ||||
第三章 | 违禁品种类 | 2 | 2 | ||||
第四章 | 常用礼仪 | 2 | 2 | ||||
第五章 | 基础心理学与沟通技巧 | 2 | 2 | ||||
第六章 | 语言沟通及情况分析 | 2 | 2 | ||||
第七章 | 正常开箱检查 | 2 | 2 | ||||
第八章 | 不配合下的开箱检查 | 2 | 2 | ||||
第九章 | 突发状况的处置 | 2 | 2 | ||||
第十章 | 实地观摩 | 2 | 2 |
四、课程教学设计思路
通过采用理论结合实际的培养模式进行教学设计,以理论在先,打好基础,掌握各种相关法律法规和沟通分析研判技巧,再用实际操作进行加深印象和能力提升,配以突发状况的处理作为亮点,培养全方位高素质的机场安检员。
1、以本课程的地位和作用组织教学内容
(1)体现课程特点
(2)体现应用型对策课程
2、重点培养学生理论应用于实践的能力
(二)教学方法设计
1、理论教学采用传统教学与现代化教学手段结合的方法,辅之以现代化教学手段模式。
2、实践环节采用项目化教学:
(1)布置任务(第一次课),教师为每一个项目设计出“任务”;
(2)收集信息(课下完成),要求学生在课前预习相关的知识;
(3)方案研讨(多媒体教室),教师通过提问、讨论等检查学生课前准备情况,发现学生学习中的问题,给予提示和讲解;
(4)现场操作,学生实训过程中,教师认真观察学生的操作过程,通过点评、示范等方式及时进行讲解;
(5) 总结评价(实验室或多媒体教室),完成实训任务后, 教师要对实训做总结归纳, 以提高学生的实战能力及认知水平。
(三)课程内容设计
本课程的最终目标为:通过教学,使学生比较系统地了解开箱检查的种类、理论分类、开箱检查流程等专业知识,初步掌握开箱检查的基本技能,熟悉相关法律规定,成为适应新时期民航安全保卫工作实践需要的、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结合课程教学内容与要求、学生现状及实际办学条件,本课程总体设计如下:
理论教学内容
序号 | 学习内容 | 教学要求 | 备注 | ||
模块 | 项目 | 能力目标 | 知识目标 | ||
1 | 民航安全概述 | 法律法规介绍 | 初步了解民航安全的相关法律条文 | ||
2 | 安检流程 | 工作流程 | 了解机场进行人员和行李安全检查的工作流程 | 熟记工作流程和操作规范 | |
3 | 违禁品种类 | 理论讲授 | 了解禁止携带的物品种类及其危害 | 熟记各种违禁品种类 | |
4 | 常用礼仪 | 讲授 | 了解窗口行业的必要礼仪 | ||
5 | 基础心理学与沟通技巧 | 讲授 | 掌握一定的分析判断能力,以及与人沟通的技巧 |
实训内容安排
实训方式 | 实训项目 | 内 容 | 教学目标 | 课时 |
第一部分 实际操作 | 语言沟通和了解情况 | 与旅客进行沟通,取得检查许可并与X光机操作员了解情况,作出大概判断 | 语言沟通能力和法律法规熟悉程度,以及 对于各种危险物品的处置能力 |
2课时 |
第二部分 实际操作
| 2、配合情况下的开箱检查 | 与旅客在保持安全距离的前提下进行配合检查 | 工作流程的熟悉和技术动作的合理运用 |
2课时 |
3、不配合情况下的处置 | 旅客拒不配合时应立即与民航公安局取得联系进行处置 | 灵活应变能力和必要的自我保护能力 |
2课时 | |
第三部分 情景模拟 | 检查的流程和突发状况的处置 | 在学生不知情的情况下设置各种场景进行练习 |
综合工作能力 |
2课时 |
第四部分 实地参观 | 组织学生赴机场进行实地观察和学习 | 熟悉在实地实景及充满干扰因素情况下的工作流程 |
2课时 |
五、实施建议
(一)教材选用与编写
教材使用情况。目前正在使用的是教师自编的活页讲义。
(二)教学建议
为体现《开箱检查》课程在教学方法上的特殊性,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理实一体化教学,建议如下:
1.教师应按照项目的学习目标教学日志。教学日志明确教师讲授的内容;明确学习者预习的要求;提出该项目整体安排以及各模块训练的时间、内容等。如以小组形式进行学习,对分组安排及小组讨论的要求,也应作出明确规定。
2.教师应以学习者为主体设计教学结构,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激发学习者与教学活动,提高学习者学习积极性,增强学习者学习信心与成就感。
3.教师应指导学习者完整地完成项目,并将有关知识、技能与职业道德和情感态度有机融合。
(三)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1.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扩充性资料使用情况
为了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正在为学生提供了以下素材:
(1)视频教学资料。包括课堂教学视频、公安机关刑事执法规范化操作视频,侦查取证视频,反映侦查先进技术和侦查前卫信息视频等。
(2)课程训练资料。包括课程练习题库、模拟考核、自主测试题(文字题、案例题、视频题)。
(3)课程资料。包括案例资料、图库资料、科普资料、典型案例视频资料、相关法律法规等。
(4)公安机关刑事执法规范、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的规定等。
(5)与课程内容相关的实物和影像资料等。
(6)模拟案例资料。
(7)开放性教学录像和实训录像资料。
2.实践性教学环境与条件
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与利用
六、评价方法与建议
1.学生学习要教师评价和学习者互评相结合、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相结合、课内评价和课外评价相结合 理论评价和实践评价相结合、校内评价和校外评价相结合。
2.本课程建议采用理论知识、平时单项实训与期末综合实训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考核。理论教学考核采取口试进行,成绩占20%;平时单项实训成绩以单项实训过程、完成任务及形成的书面材料评定成绩,占50%;期末综合实训成绩占30%,考核侦查措施的综合运用、任务完成及形成的书面材料等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