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党建为引领探索警训文化建设的战略思考与实践路径

张飞虎
在新时代的征程中,警务技能训练工作面临着日益复杂的挑战和更高的要求。警训文化作为提升公安队伍素质、增强战斗力的重要支撑,其建设至关重要。近年来,甘肃警院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以学院升本为契机,以打造“西部一流,全国知名”为目标,全方位加强高质量发展。“党建是引领,体能是前提,技能是抓手,战术是灵魂,法律是依据,心理是挑战,安全是保障”就是在此大背景下,经过10多年探索总结凝练出的训练理念,对于构建起科学、系统、高效的警训文化体系,对于打造一支忠诚、担当、专业、文明的公安队伍具有深远且深刻的意义。
一、“党建+6”训练理念的结构布局和认知
在警务技能教学的深耕细作中,经过十余载的实践探索、深刻反思与精准剖析,警务技能教学训练团队凝练总结出了一套独树一帜的警务技能综合训练理念——“党建+6”。这一理念的提出是对警务技能训练模式和体系的深刻剖析和精准定位,更为独具特色的甘肃警院警训文化的形成打下了里程碑式的基础。
“公安姓党”这是公安机关的根本政治属性。因此,党建引领是关键、是方向。不论在平常的公安工作中,在火热的警务技能训练中也不例外。警务技能训练中要旗帜鲜明地明确“训练什么样的人、为谁训练人、怎样训练人”的问题。鉴于此,训练中首先要强化忠诚教育,坚定理想信念,坚定政治方向,提高政治觉悟,塑造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品质。党建的引领作用就发挥了,队伍的政治就过硬了,其他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警务技能训练既严谨又遵循科学规律。首先,体能作为训练的基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唯有在体能达标的前提下,我们才能进一步深化技能训练,并以之为抓手将训练引向深入和规范;我们深刻认识到,技能尽管是抓手,但必须在战术这个大的训练思路和理论框架下进行,其作用才能发挥并凸显出来;而在战术思想指导下的体能的施展和技能发挥,必须要符合法律的精神和要求,达到“依法、规范、合理"。试想,一个民警的体能、技能过关,战术前治、规范,法律引用准确、到位,如果其的心理素质极差,经不起挑战和考验,一上“战场”就“两股颤颤,急于先走”,何谈成功执行任务?训练何谈成效显著?再者,训练中不注重善战要求,胆大与蛮干同步,粗心与大意并行,那么训练就没有保障,这就是为什么要提出“安全是保障”的原因所在。
“党建+6”警务训练理念,就是“党建宏观引领和指导下的,以‘体能是前提,技能是抓手,战术是灵魂,法律是依据,心理是挑战,安全是保障’为主要内容的综合训练理念”。
总体而言,党建是是指引、是方向,主导和左右其他几项具体要素的开展与协同。因而,“党建”始终置于这一理念的顶层地位,决定警务技战术训练参与人的政治性与合格性,指引具体训练的导向与激情,犹如一根红线,贯穿始终,居首连六,辐射引领,影响带动。而体能、技能、战术三者则是由低到高、自然递进的逻辑关系,体能作为训练的基础,为技能的提升与战术的运用提供了坚实的支撑;技能作为训练的中坚力量,是连接体能与战术的桥梁;战术则作为训练的灵魂,赋予体能与技能以更高的价值与意义。三者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党建+6”警务训练理念的完整框架与深厚内涵。
二、“党建+6”训练理念的文化阐释与界定
(一)党建是引领:筑牢忠诚警魂,让训练方向明确。党建工作是公安队伍建设的根本引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公安队伍作为党和人民手中的 “刀把子”,必须始终坚持党的绝对领导和全面领导。训练中要体现严在日常、管在平常,旗帜鲜明讲政治,不折不扣搞训练,让思想政治的火花在训练课中持续绽放,让训练课在思想政治的加持下更加精彩。
(二)体能是前提:锻造钢铁之躯,让训练真实有效。良好的体能是警察履行职责的前提条件,可以说,没有良好的体能,其他任何科目的训练几乎无从谈起,其他任何公安工作也几乎无法完成。在面对复杂多变的执法环境和高强度的工作任务时,过硬的体能素质,就显得尤为重要,因为有了良好的体能,才能更好地应对各种挑战,完成各项任务。
(三)技能是抓手:提升专业素养,让训练成效显著。精湛的技能是警察执法安全的基本前提和重要抓手。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犯罪手段日益多样化、智能化,警察必须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技能,如徒手防卫与控制技能、警械具使用技能、特种车辆驾驶技能、武器实用技能、应急处突技能等,才能有效打击犯罪,才能捍卫政治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保障人民安宁。
(四)战术是灵魂:锤炼制胜法宝,让训练有勇有谋。战术是警察执法的灵魂所在。因此,要进行严格的战术意识和战术思想训练,进一步提高警察执法的战术智慧。只有这样,警察在面对各种危险和挑战时,才可能科学合理的运用战术,降低执法风险,提高执法效率,让体能和技能发挥到极致,体现威武之师、文明之师、智慧之师的风采。
(五)法律是依据:坚守公正底线,让训练有法可依。法律是警察执法的依据和准则。警察作为执法者,必须严格遵守法律规定,确保执法公正、文明、规范。因此,从警察训练到警察执法,都要凸显法律精神,运用法治思维,考量“用得对不对”?
(六)心理是挑战:铸就坚强意志,培育过硬心理素质。公安工作面临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和挑战。在长期的高负荷工作状态下,警察容易出现胆怯、焦虑、烦躁、抑郁等心理问题,影响工作效率和队伍稳定。因此,加强心理建设必须是警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七)安全是保障:确保万无一失,保障训练顺利进行。安全是警训工作的保障。在警训过程中,必须始终把安全放在首位,确保学警和民警的人身安全和训练效果,这是永恒主题,也是训练保障。
三、以文化人,加强警训文化建设的实践路径
(一)加强党建引领,筑牢战斗堡垒根基。院党委高度重视党建工作,要求“将党旗始终插在教学训练第一线”。因此,训练中我们始终将政治理论学习、主题党日活动、党性教育等贯穿于教学训练的始终,引导学警民警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增强 “四个意识”、坚定 “四个自信”、做到 “两个维护”。充分发挥警训部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以党建抓队建、以党建促训练。通过党员走在先、队伍永向前等活动的开展,激发党员教师、民警的积极性,带动全体参训学警和民警投入到火热的训练之中,训练效果明显增长。
(二)科学规划体能训练,创新训练方法体系。针对公安工作的特殊性与实战需求,我们在训前就制定全面、系统的体能训练计划,包括耐力训练、力量训练、速度训练、敏捷性训练等方面。合理安排训练强度和训练时间,确保学警和民警在逐步提高体能的同时,避免过度训练造成的损伤。引入先进的体能训练理念和方法,如功能性训练、循环训练、间歇训练等。结合警察工作的实际场景,开展模拟执法体能训练,提高民警在实际工作中的体能适应能力。同时,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运动监测设备、体能训练软件等,对学警、民警的体能训练进行科学评估和指导。
(三)聚焦警务技能实战化,强化实用效能。警务技能训练紧贴实战,重点加强徒手防卫控制、警械具运用、武器操作等核心技能的培养。近年来,我们通过系统的训练,使学警和民警能够熟练掌握这些技能,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和执法效能。同时,我们还加强对新型警械装备的学习和使用,如无人机、电子手铐、电击枪等,进一步提升公安队伍的科技装备水平;我们还积极组织、参与省厅组织的教官大比武、特警大比武等实战技能演练,模拟各种复杂的执法场景,如突发事件处置、群体性事件应对、暴力犯罪打击等。通过实战演练,检验了学警和民警的技能掌握情况和应急反应能力,发现问题及时整改,不断提高学警和民警的实战水平。
(四)深化战术理论学习,推动战术创新实践。我们高度重视警务战术理论的教育,涵盖战术原则、策略、指挥等关键要素,为实战应用打下坚实基础。结合实际执法案例,开展多样化战术训练,包括小组协同、集体作战、特种任务处理等,通过模拟实战与远程拉动演练、沙盘推演等形式,显著提升了学警民警的战术配合与协同作战能力。另外,我们鼓励教师教官和民警在实践中不断创新战术方法,结合现代科技手段,探索出更加高效、实用的警务战术。为了进一步检验和提高我们团队的战术水平,我们还积极加强与新疆、四川、广东警方的交流与合作,学习借鉴了不少先进的战术经验和做法,为“他山之石攻玉”提供了良方。
(五)强化法律知识培训,奠定法治基础。我们组织教师教官积极学习《刑法》《治安管理处罚法》《刑事诉讼法》,尤其重点学习《人民警察法》《人民警察使用警械与武器条例》《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现场制止违法犯罪行为操作规程》等法律法规,提高了教师教官和学警民警的法律素养,明确执法流程和标准,从理念上引导学警和民警,确保执法活动在法律框架内进行。在警训中,我们注重培养学警和民警的法律思维和法律运用能力,让学警和民警在训练与实战中学会如何正确运用法律武器,指导各种执法执勤活动,提高执法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六)注重心理健康教育,塑造坚韧心理品质。组织学警和民警学习心理健康知识,了解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应对方法。在警训过程中,我们始终关注学警和民警的心理变化,对出现心理问题的学警和民警进行及时干预和治疗。同时,通过心理抗压训练、素质拓展训练等方式,培养学警和民警的坚韧意志、抗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能够沉着冷静、果断决策,有效应对各种心理压力,妥善精准完成任务。
(七)加强安全管理,构建严密安全体系。基于十多年的实践经验,我们编纂了《安全训练手册》,对各项训练环节提出了具体的安全要求,确保训练全程安全无虞,并且对队列训练、徒手防卫与控制训练、警械具使用训练、武器使用训练、警务战术训练等对了针对性安全要求,从始到终抓安全。同时,通过案例分析、安全警示等方式,提高学警和民警的安全意识,增强自我保护能力;制定严格的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安全责任和操作规程。加强对训练场地、器材设备的安全检查和维护管理,确保训练环境安全可靠。在体能技能训练中,坚持“3C3R”要求,确保受训者、场地、器材“三安全”;在执法训练中,严格落实安全防护措施,确保民警在执法过程中的安全。同时,对警训工作中的安全情况进行全程监督,对发现的安全隐患及时进行整改,对违反安全规定的行为进行严肃处理。
综上可见,训练从来不是单一的,而是一个系统。这一点过去我们看得并不清楚,但是经过严峻形势的考验和多年训练的感悟,我们终于总结出了“党建+6”训练理念,构建起科学、系统、高效的警训文化体系,对于提升警察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战斗力具有重要意义。在新时代的征程中,我们要不断创新警训文化建设,为打造一支忠诚、担当、专业、文明的公安队伍提供坚实的支撑,为维护国家政治安全、确保社会大局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作出更大的贡献。